儒家文化與民族復興以及對當今世界文明應有的貢獻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 《四書》 。其中記載著孔子,孟子,以及他們的弟子們,所說的話。這些話語,或稱它是 “銘言“,是兩千年來,維繫中國社會穩定,和有效運作的主要依據。如果我們拿它與宗教的經典比一比,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的地方,是說出人心深處的話語,使人明白甚麼是善與惡和得與失的定義。當自己在讀它的時候,好像替自己說出心裏的話,或者存有疑慮時,忽然茅塞頓開。它也闡述了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使人自動自發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成全他人的需要。
不同的地方是對人性的詮釋。儒家的人性觀是 “性本善” 而西方的宗教是 “性本惡” 。由於對人性的詮釋不同,因此產生的社會效應不同。在 “性本惡” 的共識之下,自然產生了 “排他性” 。在 “排他性” 的共識下,自然產生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因而促成了從十一世紀末到十二世紀血腥的,十字軍東征的宗教戰爭。即使同一個宗教,不同的團體,對經典裏銘言的認同不一樣,往往造成流血的衝突。因此美國的憲法規定,“政教隔離”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避免宗教捲入政治體系。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人民知識的普及與提升,宗教在社會中已大大的失去了它的影響力。問題是人類失去了自我約束的精神依靠,使人的價值觀越來越模糊。今天社會的亂象,單靠法律的約束是不夠的,並且已威脅到,人類追求已久的價值;“自由與民主”。
“人性本善” 的人性觀,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孟母三遷” 說明環境對一個人,人格和行為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儒家文化的思維比一般的宗教,具有更多的人文科學邏輯性。它不是宗教,但是它對人心,人性的啟發,卻臨架宗教文化之上;它不與任何的宗教有衝突,並且與宗教之間有極大的容納性。因為它不是宗教,沒有排他性,所以在亞洲的一些國家把他包括在國民教育的教材裏。儒家文化是填補世界宗教文化遺留下來的,人類精神文明的空白。我希望不久的將來,會出現在美國中小學的教材裏。
嚴格的說,科技的創新只是發現和利用宇宙中已存在的現象,而文化思維的創新,是人類空前未有的智慧創作。它的影響往往十分的深遠。
怎樣纔能使一個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成為人類共識的價值觀和社會有效運作的功能呢?那就是教育。除了須將文化的內含納入國民教育之外,更須要融入人民的生活當中,否則就會被視為教條,永遠的淹沒在強取豪奪,缺乏誠信,神鬼不分,貪腐不斷的世俗文化裏。以宗教為例,信徒們把一本聖經反復的研讀,同一段經文在主日崇拜時以詩歌或解說的方式,一再的提醒信徒,這都是生命中須牢記的真言。悲傷的時候要求神的憐憫,快樂的時侯要感謝神的恩賜。至於佛經和可蘭經,更是每天必須研讀的功課。
儒家文化雖然不是宗教,但是它的内含也需要融入人民的生活之中,時時警惕,如 《君子慎其獨,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我還記得在我讀小學的時侯,學校的操場上豎著四個大字,每個字下面還帶說明。那四個字是﹕“禮”(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清清白白的辨別),“恥”(切切實實的覺悟)。上街常經過信義路,仁愛路,忠孝東路,與和平東路。當一走近家門,看見門聯上寫的是“歲歲平安”右邊寫的是“孝弟傳家好”左邊寫的是“家和萬事興”。進了客廳,看到牆上有一幅壯觀美麗的山水畫,右上角有幅題詞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進書房裏有兩幅書法題詞是“寧靜致遠”和“待人則寬,律己則嚴”。台灣的歌仔戲和廟宇中的籤言,充滿了儒家文化的內含。儒家文化就像這樣藉不同的生活形式存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不幸的是,中國大陸因文革,摧毀了儒家文化,台灣的社會因去中國化,疏遠了儒家文化。今天已經意識到儒家文化,對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應當盡快的恢復它,使它與時俱進,發揚光大,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
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兩個核心價值是:,〈一〉儒家文化的共識,超越了宗教之間的障礙。〈二〉漢字的共識,超越了語言與族群之間的障礙。這也是未來追求世界和平最可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