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解读篆文 辨析“享”字音、义-wepoker官网

[日期:2013-12-13] 来源:百度空间  作者: [字体: ]

解读篆文 辨析“享”字音、义

解读篆文  辨析“享”字音、义

王义然

一、常用汉字“享”

    “享”是个常用字。在按照使用频率分级的字典上,它属于一级汉字。无疑,它是2500个常用汉字中的一个。清华大学公布的汉字使用频率统计资料显示,在6763 个国标字符中,“享”字排列在第1124位。

    如要在字典上按部首检字法查字,“享”字属于由一点一横构成的“亠”部。

    现代字典对“享”字字义的注释一般为:享受,受用。支持这种解释的例词有很多,如:享福、享乐、享用、享有、享年、安享、分享、共享、坐享其成、有福同享等等。

    《康熙字典》关于“享”字字义的注释有:献也,祭也,歆也;五官致贡曰享;奉上之谓享。综观这些注释,都包含给与他人之意,显然与人们用“享”字表达的实际意义(接受、得到、使用、占有)不符。

    《说文解字》只是把“享”指认为“亯”的异体字,并未直接解释其字义。

    这些简单事实说明,国人对“享”字的音、义训释还很不到位。诸如“享”字的构成原理,其各个构成部件的表达功能,乃至“享”字的本义等等一些重要问题,至今尚无人提及。人们对这个字形的认知还处于模糊朦胧状态,非常肤浅。

    近期,笔者研究篆文字形,研究形声字的表音功能,通过对“享”字构成原理及用“享”字作声旁的形声字的读音分析,发现《说文解字》把“享”当作“亯”的异体字,属于指认错误。汉朝以来,人们对“享”字的音义训释和具体应用,都源于这一指认错误,存在根本错位。“享”字的本音、本义皆如“吞”。它是古代“吞”字的异体字。以下是分析过程:

二、“享”字的部首“亠”本从“入”

    众所周知,在字典的部首检字表中,都有一个由一点一横构成的“亠”部。在王云五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中,这个部首的代号为“0”,排列在检字表的最前面。《康熙字典》在解释“亠”字时,引用《字汇》的音训:徒钩切,音“头”。在电脑文字处理系统中,使用拼音输入法,只要输入汉语拼音tou,就可以检索到这个字。对“亠”字的字义,《康熙字典》注明“义阙”,其他字书也都找不到其义项解释。不难看出,部首“亠”虽然简单,但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原形是什么,在汉字构成中表达什么意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人讲清过,连学识超群的御旁大学士们也无奈它何。

    为了弄清一些“亠”部字的字音和字义,笔者分析了几个属于“亠”部的汉字的篆文字形,发现这个“亠”部其实是由“入”字衍化而来的。如“京、享、亯、亦”等,均属“亠”部,其篆文字形分别为“”。用绘图工具把这些篆文的上部的“”分离出来,与“入”字的篆文字形“”相对比,很明显,除了“”受所属字形空间位置的制约而开口度稍大之外,别无二致。据此可以断言,部首“亠”的原形本为“入”,经过篆、隶、楷汉字形体演变的复杂过程,在千百万人的书写习惯中,这个 “”逐步变为楷体字形“亠”。

    基于这一分析,笔者认为,部首“亠”在汉字构成中的作用,无论从表音还是表义的角度考虑,都应作“入”字解。

    历史上,一些部首为“亠”的汉字的训诂多有纠结,与没有正确认知这个部首的原形密切相关。其实,只要把他的原形搞清楚,这类汉字的构成原理就会一目了然。

    如《说文解字》关于“亯”字的全部释文是:“从‘高’省, ‘曰’象进孰物形。《孝经》曰:‘祭则鬼亯之’。凡亯之属皆从亯。,篆文亯。”

    这段释文把“亯”字分解为“高”省和“曰”两部分,并附会“曰”的字形为象吃什么东西的样子。释文未确切界定“亯”字的本义,更没有说明“高”省这一部分在“亯”字构成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什么意义,尤其没有说明“亯”字的篆文“”是怎么来的,如何解释。许慎对“享、亯”二字的解释都不能说是成功的。

    根据篆文字形“”,笔者认为,“亯”字应属会意字。其构成为从“入、口、曰”,造字者把“入口曰亯”这样的解释性语言中的“入、口、曰”三字叠合在一起,作为“亯”的字形,会意“亯”的字义。入口曰亯,即把食物吃掉谓之“亯”。所以“亯”字的本义就是把食物吃掉。

    “亯”字古代还有一个异体字“亨”。《康熙字典》“亨”字注中有:(古文)亯。并引《唐韵》《集韵》注:许两切,同享。《唐韵》《集韵》引用《诗·小雅》的诗句“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及《史记·韩信传》中的“狡兔死,猎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作为证明“亨”字与ang韵字一起押韵的例子,证明了“亨”字古代读音也同“”。

    《说文解字》未收入“亨”字。笔者从构成原理上分析,认为《康熙字典》的解释是正确的。“亨”字也是会意字,其构成为从“入、口、了”。“了”有了结、完成之义,用于表达动作行为的完成状态。“入、口、了”三字会意,所描述的就是把食物放入口中吃完这样一种动作行为状态,这与用“入、口、曰”三字会意“亯”的字义是基本一致的。

    故可以断言,“亨”与“亯”是古代不同造字者为纪录表达同一意义的同一音节而制造的不同汉字。二者是音、义全同的异体字。

三、“享”字的字义本如“吞”

   前文已及,《说文解字》对“享”字的音义未作具体解释,只是把它的篆文字形“”指认为“亯”字的篆文。这种处置方法,显然是把“享”当成了“亯”的异体字。笔者认为,这是重大误解和根本错位。且这一错误就是导致此后所有字书关于“享”字的训诂走入歧途的起点。事实上,只要把“享”字的部首“亠”作“入”字解,“享”字的构成原理和本义是很清楚的。

    笔者认为,享“字”是个会意字,其构成为从“入、口、了、一”。这里,“了、一”可视为“一、了”的倒装。造字者用“入、口、一、了”四字会意,描述把食物放入口中,然后一咽而下的那种动作行为状态,表达“享”字的字义。众所周知,把食物放入口中一咽而下,正是“吞”字的字义。故可断言,“享”字的本义等同于“吞”。

    事实上,“吞”字也是个会意字。其构成为从“一、大、口”。造字者用“一、大、口”三字会意,描述“吞”这种动作行为状态,表达“吞”字的字义。

    “入、口、一、了”四字会意与“一、大、口”三字会意相比,可反映出两个造字者的思维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对“吞”的动作行为状态的描述来表达“吞”的字义。相比之下,“入、口、一、了”四字会意的描述更具体,更逼真。所以,“享”字是一个表义功能很强的会意字。“享”与“吞”是不同造字者用会意方法制造的反映同一事物的异体字。

四、“享”字的古音亦如“吞”

    笔者在研究形声字的表音功能时,在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用拼音输入法检索汉字,搜寻用“享”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当输入“享”字的拼音xiang进行检索时,竟然一个也没有找到。而当输入“吞”字的拼音tūn时,却可以检索出“蜳、焞、朜、啍”等好几个声旁为“享”、读音如“吞”的形声字。

    凭记忆并借助字典和计算机的同音字检索功能,进一步搜寻用“享”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发现这类字至少存在以下四个序列:

    1、读音为tūn的“蜳、焞、朜、啍”;

    2、读音为dūn的“敦、惇”;

    3、读音为chún的“醇、淳、鹑、犉、錞”;

    4、读音为zhūn的“谆、綧、稕、埻”。

    按照笔者提出并证明的方音构字说,任何一个形声字,都是在特定方言语音环境中产生的。在没有统一的标准语音的社会里,人们制造形声字,只能根据造字者的方言语音习惯选择声旁字。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不难理解:

    前面第一序列的“蜳、焞、朜、啍”等字读音都与“吞”字相同,这说明造字者所处的方言环境就是读“享”如“吞”,因而才用“享”字作声旁,制造了这些读音如“吞”的形声字。

    第二序列的“敦、惇”等字的读音都如“蹲”,与第一序列相比,其声母一个是t,一个是d。这说明造字者所处的方言环境就是读“吞”如“蹲”,因而才用读音本如“吞”的“享”字作声旁,制造了这些读音如“蹲”的形声字。

    这种方言特征笔者称之为d—t混读的方言特征,其一般表现为读“同”如“洞”、读“塔”如“搭”、读“吞”如“蹲”等等,其本质是把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t视同为d。形声字中存在的“洞同、杜土、旦坦、达挞”等声旁关系,就是这种方言特征的反映。

    第三序列的“醇、淳、鹑、犉、錞”等字的读音都如“纯”。与第一序列相比,其声母一个是t,一个是ch。这说明造字者所处的方言环境就是读“春”如“吞”,因而才用读音本如“吞”的“享”字作声旁,制造了这些读音如“春”的形声字。

    这种方言特征笔者称之为ch—t混读的方言特征,其一般表现为读“纯”如“屯”、读“出”如“鈯”、读“春”如“吞”等等,其本质是把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ch视同为t。形声字中存在的“纯屯、出鈯、瞠堂、憧童”等声旁关系,就是这种方言特征的反映。

    第四序列的“谆、綧、稕、埻”等字的读音都如“准”。与第一序列相比,其声母一个是t,一个是zh。这说明造字者所处的方言环境就是读“准”如“吞”,因而才用读音本如“吞”的“享”字作声旁,制造了这些读音如“准”的形声字。

    笔者认为,这种由t音变为zh的方言特征,系由d—t、zh—d混读共轭传递关系所派生,是d—t混读、zh—d混读两个方言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

    以上四个序列形声字的读音韵母都是un,这说明这些形声字的制造者,虽然各自处于不同的方言环境,对“吞”字的习惯读法也各不相同,但这些不同读音的韵母却始终未变。这更进一步证明了四个不同读音,确系从同一个音节tun演绎出来的。

    为数不少的用享“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其读音如“吞”,或属“吞”字读音的方言音变,而没有一个读音为xiang或属xiang的方言音变,且这些字可分为四个方音序列,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在古代,“享”字音义皆如“吞”的用字习惯不仅存在,而且持续时段很长,波及地域范围很广。“享”字作为“吞”字的异体字,可视为古代国人共同的用字习惯。

五、国人共同的错别字

    总之,笔者确认,常用汉字“享”,其部首“亠”是“入”字的变形,其构成为从“入、口、了、一”。它是一个会意字,造字者的指导思想是用“入、口、了、一”四字会意,描述把食物放入口中一咽而下的动作行为状态,表达“享”的字义。所以“享”字的字义本如“吞”,它是古代“吞”字的异体字。

    作为“吞”字的异体字,“享”字的读音也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吞”。虽然由于《说文解字》错误地把“享”指认为“亯”的异体字,误导国人皆从其说,用“享”表达“亯”的音、义,其本音、本义早已与世人隔绝,但是,其古音如“吞”的语音信息,却仍然附着在用“享”字作声旁的为数不少的形声字中。分析这些形声字的读音,便可让“享”字古音复原,再现其读音如“吞”的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笔者克意揭示“享”字音、义本原,并非希望国人都摈弃早已定型的用字习惯,按照本音本义去使用“享”字。因为那样做工程太大了,会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大可不必。撰写本文的意图,旨在告诉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人们,告诉广大的语言文字爱好者们,现在被频繁使用的享受的“享”字,已经远离了其音、义本原,是一个错别字,是一个张冠李戴的错别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错别字,是一个国人共同的错别字。

                         2013年12月完稿于菏泽

附:本文所涉篆文字形

 

 

所涉篆文字形均源于《康熙字典》页眉篆文。

 




阅读: 次
录入:此木为柴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wepoker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wepoker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wepoker官网登录入口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 】 【 】 【 】
上一篇:“隋朝”原本是“隨朝”

下一篇:用实现伟人伟大理想’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相关文章      
  作者声明,本文上传后,发现正文中篆文图片字符有缺少,已在我的空间中作了补充,请站长全文删除,从我的空间重新上传。   (此木为柴会员 ,2013-12-13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