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3日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评论员 郁潇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语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同时增加了需要背诵的篇目。新旧语文课标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
汉字究竟数量几何,恐怕是无法精确统计的,但按照相关标准,农村居民掌握1500字、城镇居民掌握2000字便可算作 “脱盲”,因为这些字足以覆盖绝大多数的书面材料,令一般人可以顺利进行读写。从小学教育的角度来讲,完成新旧课标的要求都不算难,而会写2000个字与会写1600个字,基本上对小学生读写的工具运用能力影响不大。不过,从语文能力上来说,汉字除了承载传递信息的工具功能之外,还具备激发思想、组织文章的创造功能,而后者对于小学教育的意义更大。关于汉字的优美和丰富运用并不需要赘言,我们也知道,认字认得多与文章写得好、语言能力灵活多变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我们所熟悉的不少古今名篇之中,由简单汉字构成的美文比比皆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完诗后,会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一直要修改到后者听懂为止。这大概可以说明,能够运用好常用汉字、简单汉字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语言的创造能力。
因此,小学生会写的字少了400个,大可不必担忧其语言能力下降。相反,把剩下的1600个常用字学好、学活,才是这次小学语文课程修订的用意所在。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语文教学受到了不少批评:一方面,对学生死记硬背的要求过多,往往以掌握汉字的数量取代其掌握的质量,后果就是孩子对某些字虽能读写,但却难以灵活应用,脱离了背诵的文本便不知其所谓;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采取标准化操作,拒绝多样化的、有想像力的答案。一个最新的例子是,一道小学生的挑病句题难倒了中文博士生——“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被当做范例挑错,其标准答案是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如此匪夷所思的题目,几乎就是在刁难小学生。实际上,这样古板的语文教学并非罕例,长此以往,不仅不能发挥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反而可能桎梏文思,扼杀摇篮里的文豪。
值得一提的是,降低小学生的写字能力要求,也符合如今的现实情况。随着无纸化办公在大多数行业的逐步深入,人们书写文字的频率越来越低,社会发展对掌握汉字的要求已经在悄然改变。怎样才算汉字用得好?恐怕已经不能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少小说、新闻、诗歌文本,往往都是通过键盘敲击,或由电脑、或由手机公布于众,汉字的读写属性已经被现代技术剥离、重构,以崭新的方式塑造着新时期的思想和语言。对于这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恐怕也是需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就认真考量并采取对策的。注重汉字的认识及使用,其意义正在超越纸面书写,在今天,小学生们少会写400个汉字,绝不代表他们对其不能认知,也不代表他们不能以之组织语言。
当然,革除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弊病,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单靠减少书写400个汉字是不够的。只有去除僵化的教学要求,改变以应试为终极目的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汉字的魅力真正被孩子们所领会,从而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在传承汉字蕴含的古老文明的同时,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明的书写也将由此汇入人类进步的伟大进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