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期 1994 年 10月 刘金表: 编写适用的教材迫在眉睫。怎样体现出它的“ 适用”,我认为应该从以 下两个方面着眼:首先,体现该学科的理论色彩。因为它毕竟是一门理论性的语言学课。目 前我们编写教材,应该在“建构一个什么格局的语言理论框架”问题上下些功夫。语言理论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包罗万象,但是有些东西似乎是不能少的,例如语言学流派介绍。同时,应注意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对原有理论不断加以补正。例如谈到语言本质时,不要总局限于它是一种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符号系统,因为语言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的系统。例如涉及语法的时候,可以适当介绍一些语用学的理论,使同学们理顺语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关系 (近来,我讲语法时,适当讲解了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范晓《关于句子合语法或不合语法问题》,很受欢迎)。 其次,体现该学科的应用价值。如果只注重理论分析,不注重其应用价值的考察,无疑会造成“学而无用”的嫌疑。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文学、社会学、翻译、语言政策、言语病理、语言信息处理,很多领域和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材,自然也不能面面俱到。在谈其应用价值时,应重点阐明语言学跟某些学科的关系。例如语言学与人类学、语言学与社会学、语言学与心理学、语言学与病理学等。 总之,编写一部好教材,应该给同学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与《现代汉语》相比,确确实实从具体语言学走到了普通语言学,同时学了它又有很大用处。 去年,我在语言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开设了国外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两门选修课。当然,开课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同学们知识面;同时我也想借机把握一下同学们学习语言学的心态,看他们的兴奋点究竟偏于抽象的理论还是偏于抽象理论的应用。结果,选前者的体会是:触及了很新鲜的理论,对于搞清语言理论的流向是有帮助的;选后者的体会是:没想到语言的“魔力”这样大,通过它能分析许多社会现象。开选修课使我认识到,同学们并不是一味厌学理论,他们同时还有应用上的需求。所以,合理的途径应是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以上是我对教材编写的一点看法,希望同行指教。 编写教材,我希望参编“词汇”一章,例如词汇的分类、词义等节,平日科研在这些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些。如果有和社会语言学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另外寄上我省近两年的自考题目。 张维佳: 您好!《通讯》 (3)收到,十分感谢! 我对把语言学教材建设的一些想法通过《通讯》这个窗口告诉了同仁,我感到非常满足,谢谢您给我了这次机会。《通讯》说,你将牵头编写语言学教材,我很高兴,并愿为教材成书做一点具体工作。我愿承担“语音”一章,尤其是“音位”的写作任务。这几年,我一直在从事陕西方言的调查与研究,撰写了一部《陕西方言与普通语》 (36万字)。在语音方面有一定的基本功。到目前为止,我有专著两本,参与编写的书两本,另外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 邵则遂: 近好 ! 《通讯》成了语言理论教师各抒己见、交流信息的园地。这与您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 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由湖北大学主持,我这里没有试题。我自己非常需要一本练习专册。 参编教材我适合搞语义部分,我偏重于研究汉语方言和近代汉语中的词汇、语法现象。 如果写论文,我的题目是《语言中的民俗现象》。 张小克: 《通讯》看了后,觉得编得很好,从中获取了同行之间的不少信息。你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种学术上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 遗憾的是 (1)、(2)期我没有得到,不知你处是否还有。通讯录我也想得到一份。至于费用,当然是必须出的。其实,你付出的何只是一点点钱呢? 张成材: 自从提供了我校语言学概论开设情况以后,已经收到3期《语言理论教师通讯》,谢谢。对你们热心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为本门课程的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作了很多工作,表示赞许。 早在35年前我在《中国语文》 1959年第2期99页上就发表过关于语言学概论课教改的意见。当时的想法是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一些内容重复,应该做到合理分工。这点,至今我仍然坚持。现在我认为,现有语言学概论教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发展的面前有点陈旧,像机器翻译、汉字输入的内容应该增加。(可以增加“语言文字编码及其应用 ”部分,包括各种代码,以及文字对语言的编码与文字类型——编者)随着 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原有的一些结论,不免有些偏很。像“汉语是绝无形态变化的单音节的孤立语”之类的提法,已被汉语的发展事实和方言的深入研究所改变。这也需要重新研究其结论。又如语言学的方法论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等等都需要在新的语言学概论教材中得到反映,只要进行合理分工,语言学概论跟现代汉语也是不会产生太多的重复的。问题在于如何侧重,如何安排。 从上学期起我已不再担任语言学概论的课程了,这门课已由其他老师接替,可以把我那份寄给更为急需的老师。 张先亮: 通信收到,辛苦了 ! 学校已经开学,一周三门课,另有合作的书稿要完成。不多写。 周殿农: 您好 !几次“通讯”均收到,迟迟末复,深表歉意! 读毕第 3号通讯,也有感触。许多老师谈到语言学概论课难教,我也有同感。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这门课之所以难教,主要有以下几点:1.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缺乏形象性,自然较难接受。2.课程既为普通语言学理论,涉及汉语之外的语种必然较多,学生外语基础差,对母语之外的语言习惯不能顺利接受,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3.教者外语水平不高,掌握素材不多,不能通过汉外语言对比或通过素材剖析讲清基本理论,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讲述本课程关键还在于教师素质。提高外语水平,通晓语言史、语言学史、拓宽知识面(包括历史、文学文化、哲学等各方面知识),注意收集语言素材,这是语言学教师教好本课程的前提。( 关于外语问题,似乎可以吓倒学生,也可以吓倒教师。其实,处理好了,并不可怕。我们认为这是该课程应该建设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收集主要语言的典型现象材料,编写进教材,有的可以编成对照表。我们感谢像王德春教授这样的外国语大学教师进入我们的通讯行列,这就可以在他们的支持下联系各主要外语的专家帮助提供语言材料。外语材料的编写,要能够使不懂该外语的师生能够通过汉语注释明白其中的语言道理。过去,这一点做得不够,往往没有很好考虑不懂得这种外语的人,所以不能得 到全面使用。一些重要语言现象,不管是哪个编者编写,都不能由于本人外语知识的局限而不举例,或者简单照般其他教材中用过的自己不熟悉的例子。所以,我们的新教材要体现很好的合作精神。从现在起,各位就可以提供为采集各外国语言样本可以请教的专家的联系情况——编者 )当然,有一本好的教科书也是十分 重要的方面。语言学概论类教材既不能再照搬前苏联的一套,也不能完全编译西方理论。它应该有自己特色,尤其注意吸收汉语研究成果,从汉语出发,去对比世界各种语言的异同,从而发现语言规律。作为教材,要充分考虑方便教师教,学生学。要建设一部新的较高质量的教材,需要深入研讨。目前,我们这方面的研讨会太少,也没有学术机构,这与现代汉语学科相比,差距就很大。 盼望先生努力为语言学事业奔走,作出成绩,愿意追随先生,支持先生,为事业共同努 力 !( 很感谢这位曾经做过系主任现在任系党总支书记的同行!——编者 ) 李昌年: 您好 ! 寄来3期《语言理论教师通讯》都收到,每次细细阅读,收获不少。 你确实是在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感动。 我从事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已有八九年,与许多同行一样,也是“个体户”,平时与外面很少联系与交流。江西也只有南昌大学、江西师大和江西教育学院 3所学校,有这门课的专职教师。语言学概论课素来难教,学生厌学,我们认为主要的问题不在于理论抽象与枯燥,而在于我们的教材过于脱离实际。专家热衷的东西就以为学生也一定喜欢而硬灌输给他们,生搬硬套的东西比比皆是。比如语言的原始面貌是有声语言还是手势语的问题,语言是不是上层建筑的问题,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繁复的语言描写,也许还有术语的争论,各种语言学流派及其理论的介绍等等,学生边学边感到这样的理论设有实用与启迪人们智慧的价值,厌学之情自然而生。所以我觉得教材不以追求庞大的体系和高深的理论(就一般本科生而言),而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理论有利于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对语言运用和语言教学有指导价值。因此教材可以更多地讨论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机制、语言的使用、语言的变异、言语的创新等内容。语言本质的论述注意以通俗的思辩方式进行探讨,以利于启发人们的思路与认识语言的奥妙。练习的设计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生吞理论练习,增加运用理论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和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式的练习( 大家提供练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建议加工,不要空对空地提问,要进尽可能提供各种语言的现象。云南的自考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用国际音标转写的用汉语注解的不熟悉的外语词语,说明该语言中的几个音素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这就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不局限于大家熟悉的汉语——编者 )。总之,还是要坚持“概论”,以理论对实用的指导价值为出发点,兼收各语言流派之所长。 李葆嘉: 您好 !这次在天津开会,碰到江灏兄,谈及你的简讯。但是我一直没有收到,昨天在信箱中看到通讯(3)。 我与湖南师大有缘分,经常在《古汉语研究》 ( 这要感谢该刊主编、我省语言学会理事长李 维琦教授等的努力——编者 )发文。在本师大,我是语言学概论主讲老师。关于语言文字理论,已经发表论文多篇。我的专项在“文字”,同时正在为研究生开“普通文字学”,意在全局革新这章的内容。如果编教材,我适宜承担这章。另外,全国自考教材会议,去年十二月,在漳州举行,由仲哲明先生主持,胡明扬老师任顾问,编写者为余志鸿,刘大为、岑运强、黄国营、李宇明和我,黄、李二位因故没有到。会上不仅讨论到教材建设,也说到语言学理论教学概况与师资等。又:发生学内 容我也可以承担。 安华林: 近来读人大复印资料 94年第4期,见有先生一篇谈“字”的文章,已经拜读了,很有收获。因为信件寄来的时候,正在进行期末复习考试,以后接着又是近两个月的暑假,所以到现在才复信,请原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觉得现行的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教材有许多重复的地方。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已学过现代汉语,到高年级再讲语概,很多地方都有似曾相识感觉,失去了一门学科的新颖性,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所以,我总在考虑这两门课内容的取舍、轻重、详略问题。将来编新教材,这个问题也应给予充分重视( 我们想,主要是精简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这些具体语言要素的内容,并改变成从普遍理论角度描述——编者 )。 《通讯》 (2)中有几位先生谈到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问题,我深有同感。知识固然要学,因为没知识便谈不上能力,但是我觉得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记忆性的死知识若不转化为能力,便毫无用处,况且前面学习后面忘记,需要的时候只好再从头学起,造成浪费。而高年级的学 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一般性的知识他们可以自学加以掌握,教师应重在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习、巩固知识。杨再彪先生建议语概课要搞方言调查,就是从重能力培养出发的,我也打算这样搞。因为要搞方言调查,首先要学习语言学(包括音韵学)的一些知识,掌握调查的一套方法,还要学会听音、辨音,归纳音素,归纳词义、语法系统,写调查报告。在实际的操作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力是扎扎实实的,甚至会终身受益。( 是否可以增加“语言的调查”一章?但是,教师在该校同时开设“方言学”选修课程的情况下,要处理好教材取舍和侧重点的关系——编者 ) 以上都是有感而发,以就教于同仁。“语言理论教学与研究”专辑论文的选题我尚末考虑成熟,先定一个大致方向吧,即“语言的变异理论与方言调查”。 聂志平 : 您好 ! 感谢您寄来的“通讯”,对您的热心和难得的敬业精神感到十分钦佩。愿“语言理论教师通讯”能持续地办下去,成为联系全国语言理论教师的纽带。 王力先生在 50年前写道:“中国语法学者须有两种修养:第一是中国语史学,第二是普通语言学,缺一不可。”(《中国现代语法》自序)其实,不仅对汉语语法学者是这样,对于语言理论教师也是一样。我们语言理论教师,除了应该加强语言理论修养外,还应该关注具体研究,最好自己也能做点具体研究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使课程流于空泛。( 语言文学专业,有两门基础理论课,但是属于语言的语言学概论,往往没有属于文学的文学概论受重视,有的学校把它与一般选修课并列,这是很不正常的。其中与我们的课程建设工作本身不力有关。理论教师要能够做具体研究,有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要进得去出得来,这样才能使自己站住脚——编者 ) 对于教材建设,除了几位先生提到的编参考资料、编教材练习外,我觉得还应该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①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工作,使教材在理论的深入性、系统性上再前进一步。我们现在使用的通用教材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②注意吸收具体学科较新的研究成果,丰富、更新教材有关章节,真正做到言之有物,不给人以空洞感;③适当地加入一点有关语言调查、描写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以语言学技术上的指导。 我 1989年到齐齐哈尔师院中文系工作,在我来之前语言学课已停开两三年了,至目前为止语言学概论是唯一的一门语言学理论课程,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加上了“语言学简史”一章,讲授十五六学时,以后方便的时后准备开一开语言学流派或者语言学名著(有汉译本的)研读方面的课。 我对索绪尔理论有一定理解,发过三篇论文 (《语言文字学》1988年1期;1990年9期;1990年11期)。如果有编教材任务,我希望能参加“语言符号系统”一章的工作。 张天堡: 您好。《通讯》 (3)收到。从《通讯》了解到不少情况。建议将《通讯》办成一个小报或杂志形式,费用由订阅者缴纳。今寄上人民币20元整,供办刊使用。 高廉平: 您好 !感谢您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 我收到《通讯》已是第二期了,假期回校以后又收到第三期,现寄上调查表和拾圆钱,偏劳先生继续坚持下去。十分同意许多先生的意见,教这门课的大约都有同感,我不再重复。十分同意加强学术交流包括召开学术会议和出论文集的倡议。教材可以编写,但是总觉得要从根本上改变本课不受欢迎的局面,注意的焦点恐怕主要在教法而不在教材。就教学内容而言,理论色彩依然是本质特征,这就便得它既不可能向“应用”靠得太近,又不可能“生成”一种文学课的超味性。因此加强这门课的教学研究是十分迫切的,希望尽早促成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研讨会。( 必须在经济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能确定——编者 )当然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必要的。诸如“语义”、“语用”等部分的术语有等进一步规范,范畴有等进一步确定,理论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相信通过教材的编写,上述问题的解决必将得到一定的深化。 缑瑞隆: 十分感谢先生为目前处于不景气状态的语言理论课教师搭建了这座桥梁。 由于“通讯”第 1期、第2期没有收到,对于先生的初衷及要求不甚了解,只是从第3期通讯上看出一点,但是仅此也足以让坐惯冷板凳的语言教师振奋一下子了。 我是 1989年由辽宁师大调入郑大讲这门课的,念硕士研究生时读的是普通语言学专业,84年毕业后一直讲“语概”课,也开过一些选修课。目前结合文秘专业需要主要讲一门选修课“广告语言心理”,同时承担了93年一项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题目是“商标及商品的命名与社会文化心态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已经接近尾声。 胡明扬: 《通讯》收到了,谢谢。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希望能持之以恒。语言学概论课难教,怎么办 ?不少人还使用五十年代的教材,我觉得高名凯、石安石编的书就本身来说编得不错,只是内容旧了,总的来说是西方三四十年代的内容。叶蜚声编的是索绪尔一家之言,不全面,作为概论有不少缺漏之处,后来刘伶等人编的增加了新内容,但是份量又太重,而且不少他们教不了,因为自己就不懂。我在85年写了一本《语言和语言学》,原来想给非语言专业的系用,在有些学校用过,台湾也用过,因为比较简明,而且兼顾中外(含音韵学和诗律学),但是印数很少,早已买不到,而且有些老师认为太“浅”,不登大雅之堂。你可以拿来看看,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的,错字特别多。郭谷兮老师很热心概论教学问题,可以多和他商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开会讨论。 胡华: 收到您的《语言理论教师通讯》已经是第三期了,正如本期中各位先生所说,您的工作的确是十分有意义的,我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参加“行动”了 由于前两期末能拜读,所以不知道编辑论文一事是否还来得及,半年来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题目:论句子在语言学分相研究中的归属,如果有机会敬请告知。 关于教材编写,冒昧地建议增设“语用学”一项,(是否可以合入“语言的使用”中?——编者 )以适应新的发展潮流和更贴近应用研究。如果有机会参与编写,能在“语法学”中担任一小段任务就十分荣幸了。如果设有“语用学”这一项,也可参与一下,因为我开的选修课即为“语用学导论”。下面是两篇近期主要论文:《句子过程简论》(东北师大学报 1991年第4期,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9期),《论普通话语流场》(《师范院校教师语课程建设论文选编》,北京师大出版社,1994年6月)。 张绍麒: 教材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从当前条件看,要编出一套较已有教材具有更大适用面的新教材,难度是相当大的,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倒使我们觉得,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不同,争取条件,编写具有不同层次的适用性的教材或参考材料也许是可行的,这几年我们正在努力。 尢俊成: 《语言学概论》课在我们系是专业必修课,课时为 50左右,归现代汉语教研室管理。从我教学几年的情况来看,多数本科学生有些厌学,觉得这门课太枯燥,而且实际应用价值不太,讲基础知识吧,和《现代汉语》冲突;讲理论吧,大多数学生(除少数考语言学方面研究生的同学)觉得不好接受。相反,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情况则好点儿,但是研究生课没有教材,主要讲一下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等。 为了加强语言学的教学,确实有必要建设一部好的教材,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几个版本都不能令人满意。对于教材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首先,应该增加新的成果。基本知识少讲,或者不讲,因为这部分在《现代汉语》里已讲过。《语言学概论》课的重点应放在语言本质、语言起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发展、语言学流派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同时,要反映语言学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使《语言学概论》课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我同意乐玲华先生的意见,教材要下功夫编一套“思考和练习”,要围绕教材编一套资料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再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多增加汉藏语系的内容,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例子,要改变教材只举英语、俄语的例子的局面( 这个建议值得考虑,日语、韩语及其文字等都是很好的考虑对象——编者 ),以便使教材更能适应我国的语言教学。实际上,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有不少宝贵的资料。例如在内蒙古地区就有不少有关语言融合混合语等实例。 以上是我的浅见,谨向同行请教。 如果编写教材的话,我可以参编“语言接触”、“语言融合”等章节,或者“语言本质”、“语言发展”等。 另外,随信寄去我区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题两套。本来想多寄几套,但是一下找不到。如果以后能找到的话,随时可寄去。 程志兵: 我们这个学校是个民族院校,以培养哈萨克族中学师资为主,哈族教师及学生占一半弱一些,维吾尔族和汉族也占近一半,另外还有回族、锡伯族等十来个民族。我们中文系分为 3个民族的3种专业,即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用各自的语言授课。汉语言专业隔一年招一个本科班,开设的语言学方面的课是现汉(一年级),古汉(二年级),语概(三年级上半年,54课时),还有逻辑(二年级上半年),另外,还开设过中学语法讲座,文字学等选修课。 我们这个学校地处边境,几十公里外就是哈萨克斯坦,文化事业一向落后,所以各种文化信息也很少能传到我们这儿来,很希望能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交流一下。当然,能参加个学术会议最好,但是我们这儿太偏远,学校穷,一般是不给出路费的。能通过您这个通讯窗口,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给我们在教学上有所启发,应该好好感谢您。 语概课学生中感兴趣的极少。老师上课的质量也是个问题,由于是个多民族的学校,编制成问题,汉族教师一般一个人要上两门主干课,语概在前些年没有专职老师讲,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这门课讲过后,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很少。这门课我只讲过一遍,总的感觉是教材不称手,没有合适的教材,自己借来一些教材,互相参考着写个讲义,又编写一些习题( 可以寄来,如果有民族语言的例子更好——编者 ),让学生练,希望有人出来组织编写个好一些的教材,系统性强,内容新颖,配合一些练习题。在容量上可以大一些,教师上课可以有选择地讲,学生也可用来当参考资料读。 四川师范大学李恕豪: 感谢您寄来材料,使我们知道许多同行的信息,同时也感谢您对语言理论这门学科的热心以及您所做的大量工作。 我认为,语言学概论课十分重要,它是其他语言学课的指导。但是目前人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因此许多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其他语言学课程的人,都不重视语言理论。另外,专门教授语言理论的人似乎往往也不重视语言的实际知识。由于这些原因,教师和学生往往感到语言学课程不像文学课那样有趣,有些枯燥。其实,只要教师具有语言学内外的广博知识,语言学概论课同样可以讲得生动、有趣。( 岑运强先生的《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值得参考,该书由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编者 ) 许多先生都谈到教材问题。我本人也深有感触。目前教材较多,但是似乎都各有长短,还不易找到方方面面都使人满意的教材。我们期待国内的同行能够编写出一部高水平的教材。 王渝光: 看来,我们的语言学教材开始有眉目了。为使该书以质量取胜,站住脚跟,再次提出几点拙见,作抛砖引玉之用: 1.书名建议为《语言学教程》。 2.完全同意教材编写的普通理论性、系统严密性、理论实用性原则,其中更应强调实用性原则,培养学生调查、记录、分析语言的能力。从扩大教材的影响及销路考虑,教材的适应面应更大一些,不仅包括在校生、函授生,还应包括自考生。( 这一点,存在相反的意见,我们倾向于这一种,理论本来应该有广泛性,这样更利于集中更多的智慧——编者 )教材应强化练习,可专门编选一本习题集配套。教材使用对象同时考虑中文系和外语系的学生。这个看法是对张维佳先生意见的补充。 3.教材仍然应该以传统的语言本质、结构、发展、文字为总体框架,同时更新部分内容。介绍语言学的新兴学科,用小号字标出。例如,例如以高名凯、石安石的《语言学概论》为基础,那么在导言部分加入语言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语言学的新兴学科,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怎样学好语言学等内容。在语言的本质部分加入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义素分析、语义场,语义与语言环境等内容(可以考虑,语言环境之类的语言动态使用知识,不分散到语言结构要素的静态概括描写中,而集中到“语言的使用”一章——编者)。在语法部分加入句式变换,现代语法学派别等内容。语言的分类单独成章,除介绍谱系分类和形态分类外,介绍世界和我国各主要语言的特征、特点。附录提供世界一些主要语言的材料对比(在相同意义的情况下)。这些看法是对邵则遂先生意见的补充。 4.教材应浓缩、精简、实用,每隔一定的时间修订一次,逐步完善。 5.我对实验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言语声学、信息语言学等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对语音的性质,声调系统的特点,音位分析的流程模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深的体会。望能参与这些内容编写。 黄谷甘: 期待在先生的努力和促进之下,加上亲力亲为 (最令人钦佩)的精神,尽快见到练习专册和新的教科书展现在新老语言理论教师的面前。 张宛方: 每期《通讯》我都认真地阅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我衷心地希望《通讯》在您的辛勒培育下能迅速而健康地成长,使她的影响不断扩大。作为您的同行,我愿为《通讯》尽力。在前几期《通讯》中,学界同仁对语言理论课的建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少看法和宝贵的建议,我深有同感。我们系正式开语言学概论课从 1982年开始,当时廖序东老师任系主任。他治学严谨、务实,且特别重视语言理论。在他的指导下,语言学成了我的主教课程。从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只要对教学内容取舍得当,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般还可以。但是问题确实不少,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问题。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高、石二先生主编的《语言学概论》,因为比较起来,这本教材还算简明、通俗,但是它毕竟是60年代的产物,今天用它作为教材,确有许多明显的缺陷,事实上我们只是把它作为学生人手一册的参考书。因此,我也认为,语言理论课的当务之急是教材问题。新编教材应有新的面貌,但是切不可为了求新而搞花架子。新的成果要吸收,但是新的成果不一定都能进入教材。教材内容要取舍得当,注意系统性、实践性,要简明、通俗,便于课堂教学。我们期待着尽快收到“教材编写提纲征求意见稿”(原定本期出来,现在只好等下期,期待更好更具体的意见——编者)。预祝新的教材编写成功!另建议可否在近年内组织一次语言理论教师学术会议,其主题可围绕课程建设方面去考虑。 聂莉娜: 看了各位同仁的建议,很有启发,感想也很多,下面也简要谈谈我的一些意见。 大家都希望能够重新编写一套教材,关键是怎么编,我以为再不能按过去的老模式,首先在体例上,我们是否能搞个标准化教学大纲,列出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针对光讲理论枯燥的缺点,在编写时,要加大用例量,每一理论尽可能多用几个语种。这样就能适应各类学校及教师的不同情况,尤其要加强英语例子。其次,根据重点难点,设计题库,量尽可能多、不必和教材同书。题库在章节练习的基础上,再搞些综合题、自测题,这样既便于老师带着做,又便于学生自学。最好为教师再配一本练习答案。最后,在教学中,我们也感到语言学和现代汉语有个别地方重复,而且现代汉语课先开,语言学后开,老师很难讲,重写教材时要慎重考虑这些部分的取舍及内容。希望我们孕育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人见人爱的婴儿 ! 伍铁平: 你广泛联系,做了一件好事。 十分感谢你采用我们的教材,今年第二次印刷印了五千册,同你的支持有关,非常感谢。拙著增加了语用学和语言的机制二节,为他书所没有。 你们想新编一部,很好,但是一定先要落实出版社,以免落空。此外,最好事先广泛阅读外国的新文献 (至少是中译文),才能真正赶上时代。(这一点对每一位编者都很重要。每一位现在就可以 这要做,可以不限于亲自执笔的部分。好的意见,不管属于哪一部分都可以吸收进书中。 我们的教材吸收口是开放性的,不过分局限于初稿编者写的内容,做到真正集思广益。感谢伍 教授的提醒!——编者) 新寄来邮票或人民币支持的姓名及数量 (从这期开始加上地址,是为了起通讯录的补充 作用 ): 200062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中文系刘大为10元, 136000吉林四平师院中文系周殿龙10元, 321004浙江金华浙江师大43#张先亮16元, 330029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李昌年10元, 050081河北教育学院中文系孙艳10元, 161006黑龙江齐齐哈尔师院中文系聂志平10元, 630030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黎新第10元, 130024长春东北师大中文系胡华8元, 264000山东烟台师院中文系张绍麒10元, 835000新疆伊犁师院中文系程志兵10元, 330047江西南昌大学中文系孙力平10元, 410012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张小克10元, 230039安徽大学中文系孙洪德10元, 610066成都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李恕豪10元, 225000安徽淮北煤碳师院中文系张天堡20元, 200234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许威汉10元, 844600新疆喀什师院中文系黄晓东、聂莉娜20元, 510633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黄谷甘10元, 221009江苏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张宛方20元。 ● 常务 编辑 地址: 4 1 0 0 8 1 长沙市 湖南 师范 大学 中文系 彭 泽润(0731-8854893 ) 声明 本刊 摘录 的 同行 来信, 属于 内 部 资料,没有 经过 作者 同意,不能 公开 引用。敬请 谅解。一般 我们 会 考虑 选择 与 学术 有关 的 内容 进行 内部 交流。如果 不 愿意 做 任何 公开 ,或者 指定 部份 不 公开,请 在 来信 中 说明。本刊 赠送 帮助 和 支持 的 同行 以及 其他 感 兴趣 的 学术 朋友。 来信 开头 请 参照 格式 依次 写好 邮码、地址 、日期 等 联系 信息。 |